【报名表】2025 第十届国际弹性体跨界及创新研讨会

  • 2025年第十届弹性体跨界及创新研讨会

    2025年3月20-21日
  • 姓名*

  • 公司名*

  • 职位*

  • 手机号*

  • 邮箱*

  • 您想要参加的会议

    • 2025 第十届国际热塑性弹性体跨界及创新研讨会
    • 2025 热固型聚氨酯弹性体高值应用研讨会
    • 两个都参加
  • 您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推荐的演讲人*

  • 验证码

率捷视点丨国产化加速,IPDI价格是否面临新挑战?

2024-11-28 15:09 率捷咨询-咨询研究院

特种异氰酸酯中的重要角色:IPDI

IPDI定位是耐黄变的特种异氰酸酯,IPDI(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)是一种具备耐黄变特性的特种异氰酸酯,其因不含苯环和双键结构,相较于MDI表现出更优异的耐黄变性能。与此同时,HDI和HMDI虽然都具备耐黄变性,但IPDI相较于HDI具备较慢的反应速度因而更适用于一些反应窗口期较长的固化剂中,IPDI较HMDI更加经济实惠。

IPDI应用广泛且在水性领域有较为独特的应用,IPDI在固化剂中拥有广泛用途,尤其在涂料、合成革、水性油墨和胶黏剂等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。IPDI与通用可作为固化剂使用的HDI相比,由于其反应活性较低,更适用于需要较长操作窗口的应用场景。此外,在水性聚氨酯领域,IPDI也有独到的应用。由于水性体系中,水分易与HDI或MDI进行反应,因而在水性聚氨酯领域(包括水性涂料、水性胶、水性皮革、水性聚氨酯油墨等)硬段一般采用IPDI或HMDI。因其独特应用,IPDI不但在异氰酸酯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,也成为水性聚氨酯硬段中的理想选择。

图源:率捷咨询Orisage,《率捷咨询2024年中国地区IPDI简报》

IPDI国产化进程加速,全球份额持续提升

得益于中国本土厂商的努力,IPDI的国产化现已成为现实,回顾过往,在2016年之前,由于中国发展水性皮革、水性油墨、汽车漆等迫切需求,我国的IPDI也面临着“卡脖子”的困境。以万华化学为代表的国产企业不仅摆脱了过往的技术瓶颈,还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。据率捷咨询统计,到今年为止,中国以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IPDI生产国家之一,在世界的IPDI产能中占据21.4%的份额。从中国大陆来看,本土的IPDI需求以万华化学供应为主,而国外厂商合计仅占据约35%的市场份额。2024年,万华化学投资9656万,将位于位于烟台黄渤海新区万华化学现有厂区内的IPDI生产装置进行改造,实现IPDI产能从3万吨扩为5万吨。这将进一步促进国产化的进程。

图源:率捷咨询Orisage,《率捷咨询2024年中国地区IPDI简报》

未来IPDI价格是否受到挑战全球取决于供需关系的平衡,中国聚氨酯行业在异氰酸酯方向上,首先解决的是MDI的供应问题,随后解决的是HDI的供应问题。但从历史经验来看,伴随着国内厂商玩家的增多、产能的扩张,都伴随着产品价格的下降。这一方面对于产业链下游企业即异氰酸酯的使用方是个好消息,但另一方面,对于非头部的异氰酸酯企业,也造成了一定挤压压力和恐慌。对于IPDI未来中国地区产能将进一步扩张的问题,我们不得不考虑,它的价格是否会像近年的HDI价格一样快速下跌。对于这个问题,我们需要从供、需来看,进一步地,我们不能只着眼于国内,甚至还需考虑海外市场的情况。

国内市场来看,国内需求上涨较快,供应端未来也有所扩张:中国市场对IPDI的需求近年来增速较快且稳定。根据率捷咨询测算,2020年至2024年中国IPDI的需求复合增速约为9%。这主要受到水性化的驱动。因为本文所述IPDI的特性,决定了IPDI在水性聚氨酯硬段中有较为重要的应用。近年来,随着我国日益增长的对健康生活的需求,拉动了以水性材料为代表的健康聚氨酯需求的增长。进一步的,也拉动了对IPDI的需求。从供应端来看,中国生产企业主要是万华化学,万华化学今年提出了将3万吨产线扩产至5万吨的计划,在未来也会造成供应端的上涨。率捷咨询分析认为,万华化学此举主要布局国内长期市场以及出海需求。据率捷咨询测算预估,2024年中国大陆IPDI消耗量预计约为1.35万吨,万华化学现有的3万吨产能足以覆盖国内市场的短期需求。万华化学选择扩产,主要原因是首先完善自身在于大聚氨酯板块的布局,其次降低自己的生产边际成本以扩大对外资的成本优势。但仅从国内市场角度,难以完全解释万华化学的扩产行为,因为现有的3万吨产能足以覆盖国内需求。那么,如果万华化学的5万吨IPDI产能落地,“走出国门”将是必选项。

图源:率捷咨询Orisage,《率捷咨询2024年中国地区IPDI简报》

从国际角度来看,我国进出口量呈现截然不同的走势,据率捷咨询统计,2020年至2024年,中国本土的IPDI进口量下滑迅速年降率达20%,出口增长迅速,高达39%。背后主要的逻辑需要从供应角度理解。自万华化学IPDI达产后,中国正式有了自己的IPDI。一方面中国本土的IPDI自给能力有了质的改变,另一方面由于产能远远覆盖了国内产能,部分产品必然需要出海。

图源:率捷咨询Orisage,《率捷咨询2024年中国地区IPDI简报》

厂商竞争角度看,IPDI尚未到达引爆竞争的临界点,从“牌桌”角度来看,似乎是万华化学作为唯一的内资在与外资“抗衡”。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。一方面,万华化学几乎是唯一的国产IPDI企业,其具备对外资货源的成本优势;另一方面,万华化学是否会运用其成本优势加剧市场竞争另一个重要的命题。率捷咨询分析认为,在IPDI生产技术在国内企业间产生技术扩散之前,万华化学没有动力主动利用自身成本优势和市场地位进行白热竞争。这主要是因为从特种异氰酸酯历史来看,需国内替代的产品,只有在多家国内厂商掌握量产工艺技术时才会打价格战。HDI的价格走势是这一观点的一个佐证。背后的逻辑是,外资有动力维持价格,当只有一个内资企业掌握量产工艺技术的时候,为了追求利润率,那么也有维持价格的动机。只有当多个大型内资企业获得生产技术,才会“神仙打架”。

综合国内供需、进出口、国内市场竞争格局情况,率捷咨询分析认为,IPDI在短期内价格受到挑战的概率不大。未来的情况更可能是在维持价格的同时,国内厂商扩大在国内市场的份额。类比今年HDI价格的暴跌,率捷咨询分析认为,IPDI价格战缺乏两个触发因素,一个是上文提及的需要有多个大型国内IPDI生产商,另一个是出口受阻(随着特朗普竞选成功,这一风险在加大)产能被迫国内消耗。

国内聚氨酯行业需要繁荣向上发展,需要业内企业的通力合作。近年来的经济寒冬已经令聚氨酯行业“寒彻骨”。本质上并非国内生产力不足导致的,恰恰相反,是国内企业在聚氨酯行业发展“过于迅速”。正如政治经济学解释的,行业危机不来源于短缺,而是过剩。近年来,我国在聚氨酯行业,攻克了许多技术难题,大部分过去认为的“特种产品”在未来也有可能变成“通货”。那么,国内聚氨酯企业需要思考的是,我们需要为了自身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加剧竞争,还是共同维护市场的合理利润?今年HDI价格暴跌的故事是其中的一个缩影,未来的IPDI市场走向也将会是这个问题的另一个缩影。

行业内的企业必须共同面对市场供过于求的现实挑战。IPDI市场的未来,既需要企业之间的竞争,也需要合理利润的维持与产业合作。通过创新和全球化布局,中国企业有望在全球IPDI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。

率捷咨询长期关注聚氨酯及聚合物行业的发展,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前沿的市场分析和战略建议。

若想进一步了解中国相关聚氨酯及聚合物市场变化,我们诚邀您关注我们的行业简报。获取"2024年中国地区IPDI发展趋势简报",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填写您的需求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发送至您邮箱。